作者:齒顎矯正專科 陳育德醫師
牙齒矯正是許多人升級自信笑容的選擇,面對最常見的兩種方式:傳統矯正與隱形矯正,你是否也在疑惑,究竟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呢?以下的內容,將由齒顎矯正專科 陳育德醫師來說明,帶你了解傳統矯正與隱形矯正的差異、各自的優缺點,幫助你了解如何找到符合個人需求的矯正方式。
目錄
想矯正牙齒,目前常見的方法有哪些?
牙齒矯正已經不是「只有青少年才需要」的專利,越來越多成人也選擇透過矯正改善笑容與咬合。
目前主要有兩大類方法:
1.傳統矯正
這是最經典、應用最廣的方式。醫師會將金屬、陶瓷甚至是塑膠矯正器黏在牙齒表面,再用矯正線施力,慢慢將牙齒牽引到正確的位置,矯正器依據不同黏著位置、不同系統可以有更多的分類。
優勢:
- 因為矯正器直接黏著在牙齒上,因此力量傳導直接且穩定,醫師能精準控制牙齒移動。
- 適合處理複雜或嚴重的牙齒問題,例如牙齒嚴重擁擠、開咬、骨性暴牙等等。
- 可搭配其他輔助裝置,如橡皮筋、骨釘等,加強治療效果。
缺點:
- 外觀較為顯眼,特別是金屬矯正器。
- 口內異物感明顯,可能刮破口腔黏膜,引起潰瘍。
- 清潔較困難且費時,需要更多額外工具加強維護。
〈延伸閱讀:牙套種類大評比:一篇搞懂5大常見牙套與特色〉
2.隱形矯正
隱形矯正是近年來快速成長的技術,治療方式是透過一系列客製化的透明牙套,依照不同狀況每 7~14 天更換,逐步移動牙齒。臨床上與研究¹有發現,它在嚴重程度屬於輕、中度案例中表現相當良好,但若涉及骨性問題或需要大幅度移動牙齒時,傳統矯正仍是更穩定的選擇。
優勢:
- 幾乎隱形,戴著時別人難以察覺。
- 可自行拆卸,飲食與刷牙清潔方便。
- 口內套件較少,治療過程舒適度較佳。
- 回診次數較少,對於忙碌族群較友善。
- 亦可搭配其他輔助裝置,如橡皮筋、骨釘等,加強治療效果。
限制:
- 患者需具備高度自律,每天配戴 20–22 小時。
- 對於極複雜或需要大量牙齒旋轉、移動的病例,效果有限,仍需搭配傳統矯正或混合治療。
〈延伸閱讀:隱形牙套全解析:費用、選擇重點與流程一次了解〉
傳統矯正跟隱形矯正差在哪裡?7大面向完整比較兩者差異
許多人在評估矯正時,都會在傳統矯正與隱形矯正間猶豫。以下將詳細從7個面向,為你完整分析這兩種矯正方式的差異,幫助你全面了解並做出適合的選擇:
1.美觀度
傳統矯正
金屬矯正器整體外觀明顯,陶瓷或塑膠矯正器雖然較不易察覺,但近看還相對明顯,且矯正線多為金屬色,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橡皮筋也容易因為飲食造成染色,使得美觀度下降。
隱形矯正
最大的特色就是透明、不易被察覺,外觀上幾乎看不出正在接受戴牙套。也因為這樣的隱蔽性,特別受到在意形象、經常需要面對人群或有拍攝需求族群的青睞;相關研究²也指出,大部分成人選擇隱形矯正,首要考量正是外觀隱蔽性。然而佩戴過程如果戴著喝飲料,仍然有可能使透明牙套變色,降低美觀度。
〈延伸閱讀:露齒笑黃金比例大公開:告別笑起來不好看的困擾!〉
2.舒適度
傳統矯正
因為口腔內裝置較多,常因矯正器刮破口腔,造成黏膜潰瘍,治療初期疼痛感較為明顯;另外治療過程矯正線會滑動,容易戳到口腔後側的軟組織,造成明顯刺痛或張口不適感。
隱形矯正
牙套邊緣平滑且貼合,異物感低,且治療過程中黏著的附件(俗稱豆豆)大小相對於矯正器更小,不適感較低。
實際上,有隨機對照研究³比較過兩者矯正治療初期的感受,發現隱形矯正組的患者,在初始第一週感受的的疼痛程度,明顯低於傳統矯正組。
〈延伸閱讀:隱形牙套優缺點有哪些?戴隱形牙套會痛嗎?〉
3.清潔便利性
傳統矯正
因為口腔內的裝置較多,包含矯正器、矯正線、橡皮筋等等,清潔死角就多,導致清潔過程困難且費時,清潔工具需要更多種,包含牙刷、牙線、牙尖刷、沖牙機等等,清潔過程也更為繁瑣不易;而且若清潔不佳,更容易增加蛀牙與牙周病風險。
隱形矯正
牙套可以直接取下來清潔,和日常刷牙方式幾乎相同,因此更能維持口腔衛生,也省下不少清潔時間。
實際數據⁴也顯示,一群隨機挑選的病人當中,使用隱形矯正的患者在牙菌斑堆積與牙齦炎的發生率上,明顯低於傳統矯正患者。
〈延伸閱讀:戴牙套可以吃什麼?哪些不能吃?你必須知道的飲食指南!〉
4.矯正力學
傳統矯正
因為矯正器直接黏著於牙齒之上,因此力量控制較為直接、精準、穩定,可處理大範圍或複雜的矯正移動。
隱形矯正
隱形矯正屬於漸進式移動,移動效果會受到牙套包覆度、牙齒形狀、附件設計與製作精密度影響。
在一些情況下,例如牙根移動、牙齒旋轉、牙冠較短的患者或需要將牙齒拉出時,效果往往會打折扣。
有研究⁵整理多篇案例發現,隱形矯正在牙弓擴張與前牙排列上表現不錯,但若要調整後牙旋轉或咬合垂直高度時,移動效果與控制力較不理想。
5.回診頻率
傳統矯正
需要每4-6週需回診一次,更換或調整矯正線與橡皮筋,並觀察矯正進度是否符合預期。
隱形矯正
隱形牙套非常要求病人的自律程度,如果有認真依照時間配戴,配戴時數穩定且充足,回診頻率相較於傳統矯正方式就會更低。
我自己看診的習慣是在治療初期的前三個月,會請患者每個月回診,這時候的重點需要觀察病人佩戴的時間夠不夠、佩戴方式正不正確,以及牙套移動設計有沒有符合病患的生理狀況,藉機調整患者每一副牙套佩戴的天數。
治療中期,如果病人佩戴狀況穩定,通常會改成一至二個月回診一次即可。但如果真的有些病人時間不好配合,那麼只有在佩戴狀況極度良好的情況下,可以延長至三個月再回診。
6.矯正時間
傳統牙套或隱形牙套哪一個需要的時間更久?其實療程長短並不在於治療工具本身,而是取決於治療的複雜度、醫師的計劃,以及患者在治療過程的配合度。
一份研究⁶指出,隱形矯正在某些案例或特殊條件中確實可能縮短整體治療時間,但是案例複雜程度與治療計劃的擬定,才是影響整體治療時間的關鍵。
〈延伸閱讀:隱形牙套有用嗎?帶你一篇了解與傳統牙套的差異〉
7.價格費用
傳統矯正
大約在10~18萬元。
隱形矯正
近幾年隱形牙套的價格區間,會依據品牌以及不同的方案策略,有較大的差異,區間從7~30萬元都有。
但如果在複雜案例且同樣治療方式的情況下,隱形矯正的費用仍高於傳統矯正。
因此,現在選擇矯正方式時,除了費用考量,還要依照自身牙齒條件、美觀需求與生活習慣,由醫師評估後再做決定,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案。
〈延伸閱讀:牙套分期付款是什麼?讓你輕鬆負擔隱形牙套價格!〉
傳統矯正與隱形矯正比較一覽表
傳統矯正 | 隱形矯正 | |
美觀度 | 明顯可見矯正器與矯正線 | 幾乎看不出來有戴牙套 |
舒適度 | 初期異物感較強,容易磨破皮 | 材質平滑,異物感低 |
清潔便利性 | 較難清潔,需使用額外清潔輔助工具 | 可拆卸牙套清洗,刷牙用餐更方便 |
矯正力道 | 力量直接,控制力高 | 力量漸進,配合度要求極高 |
回診頻率 | 每4-6週需回診調整 | 條件允許下可以2~3個月回診 |
矯正時間 | 視矯正難易度與不同情況而定 | |
價格費用 | 約在10~18萬元 | 約落在7~30萬元,視難度與方案而定 |
哪些狀況下,比較建議選擇傳統矯正?
儘管隱形矯正日益普及,但在某些特定牙齒狀況下,醫師仍可能建議選擇傳統矯正。以下將進一步說明傳統矯正較適合的應用情境:
牙齒排列問題較嚴重,矯正難度高
1. 嚴重牙齒排列不整、骨性問題
若嚴重牙齒擁擠、牙根傾斜或位置異常、骨性暴牙、牙冠短小、嚴重錯咬等等的問題,雖然利用隱形矯正仍然有機會治療,但這些情況下利用傳統矯正,能提供更精準的3D方向控制,讓治療穩定性以及可預測性提高。
大規模系統性的研究⁵上也發現,傳統矯正在大範圍牙齒移動、後牙控制與骨性錯咬合的矯正治療上,會比隱形矯正更有優勢。
2. 需要牙齒拉出或複雜旋轉
隱形矯正在控制牙齒旋轉以及拉出的移動效果較為有限,尤其是犬齒或小臼齒的旋轉控制。雖然隱形矯正可以透過黏著不同設計的附件來輔助這些移動,但整體治療效率還是不及傳統矯正。
有一些研究數據¹可觀察到,隱形牙套在犬齒旋轉移動時,平均僅能達成約 35%–50% 的預期效果;相較之下,傳統矯正幾乎能達到接近 100%的控制率。這也顯示出隱形牙套在移動的類型上,有其劣勢。
自律度較差,擔心戴隱形牙套會配戴時數不足
隱形矯正需要患者每天配戴 20–22 小時,否則治療進度容易落後。實際臨床研究觀察也發現,療效和「配戴時數」高度相關,如果一天配戴時間不足 18 小時,治療延遲的風險就會明顯增加。
對於生活作息不規律、容易忘記事情,或治療對象為小孩、青少年等自律性較為不足的情況,傳統矯正因為是「固定式」治療,不需要患者自行管理,療程穩定度與效率更高。
哪些狀況下,會建議選擇隱形矯正?
隱形矯正因為有多項獨特優勢,成為不少人的矯正首選。如果牙齒狀況允許,且有以下特定需求,選擇隱形矯正會是更合適的選項:
高度重視美觀,不希望影響日常生活
對於需要頻繁面對人群的患者,例如演藝人員、服務業、律師、企業主管等更在意外觀及形象的族群,或是生活需要頻繁講話的患者,例如老師、廣播人員等,以及從事吹奏樂器的患者,隱形矯正的透明、治療過程異物感較低的特性,就是極大的優勢。
這意味著隱形矯正除了醫療功能,還承載了「社交與專業需求」。
日常飲食習慣多元,清潔便利是關鍵
隱形矯正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可以輕易的取下,吃飯時可以把牙套拿掉,飲食限制少,不用擔心食物卡在牙套上。用餐後只要刷牙、把牙套清潔乾淨再戴回去就好,使用起來方便,也能維護口腔衛生。
儘管比傳統牙套方便許多,但飲食習慣上還是要做一點調整,例如一整天喜歡分很多時段持續進食、一杯飲料會喝整天的患者,大都會等全部進食完才戴回牙套,如此一來佩戴時間就可能嚴重不足。
除此之外,醫師也不建議帶著隱形牙套直接喝飲料,除了水以外,含糖、碳酸飲料、乳製品、有色素的飲料如果在戴著牙套期間飲用,都會增加牙齒泡在這些液體的時長,更容易造成蛀牙或牙齒染色。
生活忙碌,無法頻繁回診
如果是工作很忙碌、常需要出差,或是位置離診所比較遠、回診時間較不穩定的族群,隱形矯正所需要回診的頻率相對較低,就會是更適合的選擇。實際研究數據7也顯示,隱形矯正療程中的平均回診次數,比傳統矯正少了大約 40–50%,這讓患者在時間安排上更有彈性,整體滿意度也因此提升。
然而,隱形矯正治療回診次數較少的前提,仍是患者能有穩定且充足的配戴時長,才能讓治療進度如預期推進。
我該選傳統矯正還是隱形矯正?哪個才適合我?
傳統或是隱形矯正其實都只是一個治療的工具,在選取正確的治療工具之前,一定要先有明確的治療計劃,再依照這個計畫,搭配病人的需求、工作、生活習慣等等來選擇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。
治療計劃就像是作戰時要有明確的戰術,矯正的工具就像是依照這個戰術選擇最適合作戰的武器。戰術不會因為不同武器就不一樣,但是一定會有不同條件適合的武器。
由於每個人的牙齒狀況與生活型態都不同,沒有哪一種是最正確或最好的工具,只有最適合患者的方式。
因此開始進行矯正治療前,建議還是先由專業的醫師評估,再決定最適合的矯正方法,才能兼顧到整體效果,以及治療過程中的生活品質。
結論
無論是傳統矯正還是隱形矯正,都能有效幫助你擁抱健康、美好的笑容,傳統矯正在複雜牙齒狀況與治療控制上更有優勢,隱形矯正則兼顧美觀、舒適與便利,適合生活忙碌或重視外觀的你。
如果你想進一步評估自己適不適合使用隱形矯正,歡迎使用Zenyum的微笑預約服務,我們將安排合作的牙醫師評估適合的矯正方案。
參考文獻 References
¹【Papadimitriou et al., 2018】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0264270/
²【Rosvall et al., 2009】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19268820/
³【Shalish et al., 2012】https://academic.oup.com/ejo/article-abstract/34/6/724/2756127?redirectedFrom=fulltext&login=false
⁴【Miethke & Brauner, 2007】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17522806/
⁵【Rossini et al., 2015】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5412265/
⁶【Ke et al., 2019】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0674307/
7【Kravitz et al., 2009】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19121497/